铺设基础设施 低空经济展翼高飞
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中,无人机终究是终端产品,要实现建设“天空之城”的目标,需要构建起世界一流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低空飞行监管平台对低空领域中各类数据进行融合计算,精准定位海量无人机的实时位置,合理规划航路航线,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面对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深圳企业正在积极挖掘这一领域的商机。
“无人机低空飞行的量级远大于航空飞机,发展低空经济必须搭建无人机飞行管理平台,以便精准分析低空飞行区域,确保飞行安全。我们的优势在于数字孪生技术,对低空场景进行精细化构建,并利用空间技术分析仿真解决方案。”深圳华橙智绘联合创始人蒋鹏说。
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通信网络,记者获悉,深圳正在加速构建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头部企业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感知和定位服务。
根据《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在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方面,深圳正在加速构建一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到2026年,预计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建设天空之城 深圳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48%,目前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过1.4万家,持有有效无人机操控员执照人数超过22.5万人。
快速扩容的市场令低空经济成为备受资本关注的赛道。从活跃投资者分布来看,有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资低空经济赛道的投资机构超过100家,合计投资118次。活跃投资机构主要投资领域是eVTOL,涉及40家机构投资,其次是工业无人机和无人机系统,包括30家机构投资。
今年以来,深圳着力构建城市智能空中交通技术体系和运行体系,支持通用航空企业开展载人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重点发展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多类型航空器为主的城市低空交通新业态,以及无人机配送等消费新体验,促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可以预期的是,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快速演进的技术以及持续出台的政策,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础不断筑牢,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城市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