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深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美好前景,4月23日,由中宣部组织的“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深圳启动。
24日,来自中央、省、市及港澳媒体的数十名记者走进河套深圳园区,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深港国际科技园等地感受深港科技创新、产研融合的澎湃活力,推出多篇高质量报道。以下为南方日报发布的《小小河套,见证深港科创“1+1>2”》。

河套深圳园区航拍图
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的华力创科学(深圳)有限公司,CEO鱼晨手中一枚纽扣般大小的圆柱形金属器件吸引了众人目光,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器件,是目前全世界尺寸最小的六维力传感器。“我们采用了全球首创的高性能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将六维力传感器的尺寸首次压缩到毫米级。装备该传感器后,人形机器人的手指尖、手腕就能拥有像人一样的感知能力。”鱼晨介绍。

鱼晨接受采访
分园内另一家企业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则专注于交通大数据平台打造,已覆盖包括智慧交通、低空经济、智能网联在内多个应用场景。“依托河套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科研优势,我们计划在深港两地探索更多低空经济跨境服务场景,比如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为两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生活、工作上的便利。”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庄杰表示。

庄杰接受采访
·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
内地首个由港方独立主导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也是河套首个享受深港两地联合评审、联合支持独特政策的科创园区。2023年9月开园,已聚集60余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内景
深港国际科技园的港华能源创科(深圳)有限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由港资企业成立的清洁能源应用研究机构,聚焦储能、氢能、光伏与节能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已累计申请各类知识产权62项,包括45项发明专利,同时参与编制3项地方及团体标准。
“作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人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要素,而深圳是青年人才最为聚集,创业氛围最好的城市之一。在考察了全国多个地市后,我们最终选择落户在深圳河套。”港华智慧能源副总裁周军说。

记者团调研港华能源
· 深港国际科技园
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配备深港联合办公室及共享会议室、多功能宴会厅等基础设施,入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企业,打造湾区一流科创技术聚集高地。

深港国际科技园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平台,近年来,河套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3.02平方公里的河套深圳园区,承载着多个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香港高校科研机构,聚集440余家科技企业、超1.5万名科研人员,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正朝着“世界级科研枢纽”的目标稳步前进。